鏈接上文:機房建設大趨勢:小型機房使用機房精密空調的原因(一)
原因三:高效節能
因為機房的發熱量很大,有的IDC機房發熱量更是到達30kw/㎡以上,所以全年都是制冷。
這兒需求說到的一點是機房精密空調也有加熱器,只不過是在除濕的時分發動的。應為除濕時出風溫度要相對較低,防止房間溫度降低得太快(機房請求溫度改變每10分鐘不超越1℃,濕度每小時不超越5%),在高效節能方面,一般的舒適性空調明顯無法與機房專用空調比較肩。從顯熱比上看,機房專用空調顯熱比高達80%-90%,也就是說,有90%的功率用于為設備有用降溫,只要10%左右的能耗用于適度除濕;
而舒適性空調的顯熱比為60%-70%,有30%-40%的功率用于過度除濕。這種狀況簡單導致機房濕度過低,不光設備遭到靜電的要挾,并且極大地浪費了電能。
從能效比上看,機房專用空調選用的工業等級緊縮機能效比高達3.3以上,而舒適性空調現在業界選用的緊縮機能效比約為2.9,大大低于機房專用空調。
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現已成為各行業一起的方針,因而也是數據中心或計算機機房建造上的一個重要考量要素,而其間制冷體系尤其遭到更多的重視。根據美國環保署提交給美國國會的一份研究報告,在數據中心的悉數電能耗費中,制冷體系占40%左右。
而IDC的研究也顯現,在數據中心,冷卻體系比服務器自身運轉更耗電,當服務器成倍增加的時分,配套用電量將呈指數級上升。因而制冷體系選用高效節能的產品,關于數據中心或計算機房的節能降耗具有重要意義。
查詢標明,運用舒適性空調的機房問題較多,首要表現為機房內電子設備故障率高以及舒適性空調設備自身的保護量大。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舒適性空調的規劃規范不適合機房對溫濕度的要求,更不契合高牢靠性以及綠色高效的要求,作為一個特別的環境,小型機房更應得到機房專業空調的呵護,更應完成制冷野專業化冶。
機房精密空調制冷、加熱、加濕、除濕功能
1、使用規模
機房精密空調機廣泛適用于核算機機房、程控交換機機房、衛星移動通訊站、大型醫療設備室、實驗室、測驗室、精密電子儀器出產車間等高精密環境,這樣的環境對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氣流散布等各項目標有很高的要求,有必要由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安全可靠運轉的專用機房精密空調設備來確保。
2、顯熱量大
機房內裝置的主機及外設、服務器、交換機、光端機等核算機設備以及動力確保設備,如UPS電源,均會以傳熱、對流、輻射的方法向機房內發出熱量,這些熱量僅構成機房內溫度的升高,歸于顯熱。一個服務器機柜散熱量在每小時幾千瓦到十幾千瓦,如果是裝置刀片式服務器,散熱量會高一些。大中型核算機房設備散熱量在400W/m2左右,裝機密度較高的數據中心可能會到600W/m2以上。機房內顯熱比可高達95%。
3、潛熱量小
不改動機房內的溫度,而只改動機房內空氣含濕量,這部分熱量稱為潛熱。機房內沒有散濕設備,潛熱首要來自作業人員及室外空氣,而大中型核算機機房一般選用人機別離的管理模式,機房圍護結構密封較好,新風一般也是經過溫濕度預處理后進人機房,所以機房潛熱量較小。
4、風量大、焓差小
設備的熱量是經過傳導、輻射的方法傳遞到機房內,設備密集的區域發熱量會集,為使機房內各區域溫濕度均勻,并且操控在答應的基數及動搖規模內,就需求有較大的風量將余熱量帶走。別的,機房內潛熱量較少,一般不需求除濕,空氣經過空調機蒸發器時不需求降至零點溫度以下,所以送風溫差及焓差要求較小,為將機房內余熱帶走,就需求較大送風量。
5、不間斷運轉、終年制冷
機房內設備散熱歸于穩態熱源,全年不間斷運轉,這就需求有一套不間斷的空調確保體系,在空調設備的電源供應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不只需求有雙路市電互投,并且關于確保重要核算機設備的空調體系還應有發電機組做后備電源。長時間穩態熱源構成即便在冬天機房內也需求制冷,尤其是在南邊區域,更為杰出。在北方區域,如果冬天仍需制冷,在選擇空調機組時,需求考慮機組的冷凝壓力和其他相關問題,別的可增加室外冷空氣進風份額,以到達節能的意圖。
天津國通弱電,2014年開始專注機房建設工程,企業實力強、資質齊全。公司以“為千萬用戶提供專業智能建筑整體解決方案”為使命,為各行業客戶提供設計、施工、維保一站式的機房工程解決方案,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真正做到讓客戶沒有后顧之憂。